說起魯豫,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瘦骨嶙峋的「大頭娃娃」。近年已到知天命之年的她,依然保留著瘦到顴骨突出的身材。
而這種接近病態的瘦,也遭到了不少人的吐槽。
但這個瘦到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的「紙片人」,卻創造了主持界19年間採訪上萬人的記錄,從明星大咖到普通大眾,很多人都在她的舞臺上展示了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面。
但是,她卻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吐槽。
一次,她採訪一個來自山區的小女孩,魯豫問對方為什麼不吃肉,是什麼原因?
是因為肉很容易壞嗎?當孩子告訴她是因為肉很貴,買不起。
她居然一臉吃驚地問道 :「你還知道肉價呢?多少錢一斤?」
就是她這種不食人間煙火又直言不諱地提問法直接難住了不少嘉賓,也創造了不少讓人尬到起雞皮疙瘩的尬聊記錄。
但是,吐槽歸吐槽,不可否認的是,魯豫屹立訪談界20年不倒,《魯豫有約》被譽為全國最好的訪談類節目。
而取得這一傲人成績的魯豫,也是妥妥的拼命女郎。
回顧她這一路走來,事業上雖然近乎順風順水一路高歌,但背後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卻非常人所能及。
但在感情上,已經51歲的她,經歷了兩次失敗的婚姻,如今膝下無兒無女,在外人看來,近乎蒼涼。
而她之所以會這麼瘦,也是與對事業近乎狂熱地執著,和生命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男人有關。
青梅竹馬的愛情
1970年,魯豫出生在上海,父母都是國際廣播電臺的播音員。
她的出生,直接把中國館的兩個省份聯繫了起來。父親祖籍山東,母親祖籍河南,兩人一合計,乾脆用兩個省份的簡稱給女兒「湊」了一個名字,取名陳魯豫。
她小的時候父母工作忙,把她交給爺爺奶奶照顧。
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她來到了北京,回到父母身邊。小小年紀的她便顯出了語言方面過人的天賦,不光會說上海話,還會說河南話。不僅如此,英語也是說得非常溜。
更讓父母驕傲的是,魯豫從小學習成績就非常好,甚至可以說是過目不忘。而且可能是受父母的影響,她從小就堅定了將來要往播音主持方向努力的目標。
在她13歲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同齡的小男孩名叫朱雷。
兩個小孩兒頗有些一見如故的意思,非常聊得來。
魯豫很多不跟父母說的小心思都願意跟這個小男孩吐露,在青春期那個敏感的年紀,兩人成了彼此最重要的朋友。
18歲大學聯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魯豫如願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就是今天的中國傳媒大學。父親建議她說,現在的雙語主持人非常稀缺,如果她將來想走主持人這條道路的話,那麼外語系是個不錯的選擇。
她聽從了父親的建議,9月便拖著行李來到廣播大學外語系報到。
正是年輕氣盛的好時候,又初到象牙塔,魯豫看什麼都覺得新鮮。她暗下決心,這四年一定要好好讀書,充實自己,為未來的事業做好積澱。
但是,令她頗感意外又有些害羞欣喜的是,在大學剛安頓下來,一封情書便飛到她面前。
她一開始還納悶,這自己剛進大學,難道就被哪位男生「盯上了」?打開一看才發現,這原來是自己的青梅竹馬朱雷寫來的。
原來朱雷與魯豫考上了同一所學校,她在外語系,而他在電視系。朱雷在信裡袒露自己這麼多年對魯豫都頗有好感,直到今天才敢對她傾吐心聲。
讀完了信的魯豫頗為欣喜,這麼多年深藏在她少女的心中的一個秘密就是,她也喜歡朱雷。
印象中朱雷總是像一個大哥哥一樣守護她照顧她,在她有困難的時候默默陪伴在她身邊,為她排憂解難,想著法地逗她開心。
時間久了,她也早已對這個溫柔且耐心的男孩子心生好感。
青梅竹馬,兩情相悅,讓這段愛情的開始就被鍍上了迷人的浪漫色彩。大學四年,他們學習之餘,經常在一起嬉戲打鬧,也談人生談理想,花前月下,初戀的美好加之兩顆年輕的心對未來的無限憧憬,他們自不必說,就是彼此心中的白月光。
但前面說了,魯豫是絕對的事業型女人,雖然愛情讓人沉醉,但是她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所以她的大部分精力還是放在了學習上,大三時就取得了奧林匹克英語競賽第一名的好成績。
她走的每一步,都讓她覺得,自己離心中的理想越來越近了。
初戀失敗遠走美國
奧林匹克英語競賽的傲人成績,讓她一下子成為了校園裡的文明人物,就連民航都來想要邀請她去做旅遊類的節目。
她本來目標明確地想要進入央視,但聽說民航這個節目可以滿世界地到處旅遊,便來了興致。
可不曾想當民航那邊派人來見了她之後,便以不合節目要求為藉口丟了張名片就匆匆走了。原來魯豫小時候是比較胖的,大學的時候也胖乎乎的,還有些土裡土氣。
這給了魯豫不小的打擊,甚至開始自我懷疑。但她還是相信自己的努力終有一天會被別人看見的。
民航沒去成,不久後魯豫卻得到了一個更好的機會,央視文藝部導演張曉海來她們學校選人。 張曉海要求每位面試者可以把他當成任何一個人來進行採訪。
輪到魯豫的時候,她秉持著自己做採訪時與別人不一樣=被記住的原則,問了張曉海兩個問題:
「為什麼文藝部的導演都留大鬍子?,你、趙安、張子揚」
「你們3位是中央電視臺最年輕有為的導演,你們之間的競爭厲害嗎?」
兩個尖銳又別出心裁的問題把張曉海問的一激靈,也給魯豫成功進入央視鋪平了道路。
大學畢業後,魯豫就開始主持《藝苑風景線》,由于獨特的主持風格和尖銳的提問法,很快打出了自己的名氣,24歲就成了遠近聞名的主持人。
但事業一帆風順的魯豫,感情上卻開始走下坡路。
魯豫屬于脾氣比較暴躁的那種女生,平時如果有什麼不順心的事情,她就喜歡跟朱雷發脾氣使小性子,其實也就是想讓朱雷說些好聽的話哄她。
朱雷確實也是脾氣比較好的那種,他們在一起數年,總是魯豫鬧,然後朱雷跟在屁股後面說好話收拾戰場。
但是,這一次次的「單方面爭吵」,卻給他們的感情埋下了悲情的種子。
終于,在一次「常態化」的爭吵過後,朱雷沒有像往常一樣去哄魯豫,而是摔門而去。魯豫一開始以為他這是生氣了,出去冷靜一會兒就會回來。
但是,那次,她等了好久,都沒有等到他開門的聲音。
魯豫意識到這次他真的不會再回來了,她一下子把自己摔在悲傷而失落的情緒裡,每天都鬱鬱寡歡。
而且,失落的她再次有了那種自我否定的感覺,她想起大學時那個民航負責人對自己相貌的評價,然後,她開始走極端。
一方面,她強迫自己把失戀的陰影拋在腦後,開始拼命學習英語,準備託福考試,打算出國留學,
另一方面,她開始拼命節食,早餐只吃一顆雞蛋,午飯只吃豆腐泡。
她這種魔鬼式減肥法很快顯現出了效果,她在短短2個月之內瘦了20斤。
就在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學習和工作上時,更大的麻煩卻找上了她。
當時,她和台裡一位導演關係很好,對方也以前輩的身份對她很是照顧,給她提了很多建議。
魯豫也靠著《藝苑風景線》在年僅24歲時就打出了名氣。
但也因此,開始有些流言傳了出來,說她是借著跟那個導演不清不楚的關係才爬得這麼快。一時間,各種難聽的話傳得沸沸揚揚,每天縈繞在她身邊的就是趕都趕不走的桃色新聞。
這種環境讓情緒剛剛調整過來的魯豫再次陷入煩躁。失戀的傷口上再添新傷,讓她覺得再沒什麼必要再在這裡待下去。
她從央視辭了職,遠赴美國留學。
第一次婚姻
到美國僅幾個月之後,魯豫就以讓人驚掉下巴的速度和一個美國人結了婚。
不知道是一見鍾情,還是要用一段新的感情治癒上一段感情的傷,總之,魯豫就在異國他鄉火速步入了婚姻。
婚後也恍惚有些初戀時的甜蜜,兩人的感情也很好,至少在當時確是如此。來到美國一年後,魯豫注意到了一款脫口秀節目,節目上的主持人體態臃腫,與美毫不沾邊,但因為其清新脫俗的節目風格讓人欲罷不能。
這讓魯豫的心再次狂熱起來,她下定決心自己也要做一款類似的節目。
說幹就幹,她拉著美國丈夫回了國,卻發現內地市場已經有類似的節目在做。不願與人相同的魯豫只好接受了鳳凰衛視的邀約,成為一檔晨間新聞的主持人。
魯豫不安分的性子再次顯現了出來,她給自己定了個要求,就是要說新聞,而不是念稿子,要把新聞搞點不一樣的東西出來。
新聞每天早上7點正式播出,但前期要熟悉稿子,把報紙上的東西刻在腦子裡,還要組織語言之類的。
所以,每天淩晨4點,星星還在天上眨眼睛的時候,魯豫便出門去上班了。她這種令人迷惑的作息時間讓她社區看門的大爺誤以為她是做什麼見不得人的工作。
新聞播完後,魯豫也並不是就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她還要為明天的工作做準備,常常是忙到深夜才回家,往往是一天只在家裡待五六個小時。
她這種認真又追求特異的工作態度讓《鳳凰早班車》一下子呈現出了嶄新的面目,收視率直線上升,但她的婚姻卻在此期間走了下坡路。
1999年,29歲的魯豫結束了第一次婚姻,恢復單身。
關于她和美國老公為什麼會走到離婚這一步,外界主流的說法是魯豫工作太過繁忙,留給另一半的時間少得可憐,久而久之夫妻感情變淡,最終離婚。
還有的說是美國佬家暴女方,眾說紛紜,但魯豫沒有對此做出回應。
初戀重逢
從失敗的婚姻中走出來的魯豫似乎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她轉而開始嘗試做自己的節目。
兩年後,她帶著《魯豫有約》刷新了人們對訪談類節目的認知,收視率居高不下,她也一躍成為最知名的主持人。
31歲,一個偶然的機會,魯豫在逛街時遇見了初戀朱雷。
二人寒暄幾句,她這才發現朱雷也剛剛從上一段失敗的感情裡走出來。也許是命運兜兜轉轉裡刻意的安排,再次相遇的他們才覺得原來對于青春裡的那個他/她,彼此都沒有放下。而這兩個率性的人也沒有猶猶豫豫讓彼此再次錯過,他們選擇再次牽起了對方的手。
2002年,魯豫和朱雷在香港登記結婚。
經歷了生活坎坎坷坷的他們肯定對這來之不易的平靜和相互依偎肯定倍感珍惜,魯豫也再次被愛情所滋潤,填補了9年前的遺憾和空白。
恢復單身
只是可惜,他們的感情並沒有到白頭。
如今51歲的魯豫又恢復了單身,膝下也無兒無女。
但是,這對魯豫這樣率性的人並不是什麼淒涼的事情。因為,沒了愛情,她便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
魯豫有一句話叫做 「掄圓了生活」,不論對于感情還是事業,她都在自己能夠努力的時候拼盡了全力去書寫結局,但當真正的結局到來,不管它是什麼,她都可以坦然的面對。
經歷過兩場婚姻,魯豫依然對愛情充滿美好的幻想,儘管分分合合,確實也有不少心酸,但她認為愛是牢牢抓緊,忘掉自己的驕傲,不問前路同時也不計結果。
她和朱雷真心相愛過,走過一程,這也就夠了。
隨著《魯豫有約》被更多人所熟知,一些負面聲音也漸漸傳了出來。
有些人吐槽她萬年不變的「大頭娃娃」造型,有人批評她分分鐘把天兒聊死的「獨特技能」。但不管怎樣,她依然是她,拼命努力走在自己喜歡的人生裡的她。
在最近的節目裡,她也罕見地改變了髮型。
也許她又想,在知天命的年紀,重新出發一次,去看看人生還有什麼別的可能。